近期,高盛发布的《全球电池:“绿色通货膨胀”的挑战》称,电池制造是一项复杂的业务,需要确保各种原材料和管理各种组件的供应链,尤其这些组件会随着化学体系的发展而变化。而今,不断增长的需求、零部件短缺和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正对挑战未来十年电池价格持续下降的固有认知。为了评估这种“绿色通胀”的影响和未来潜在的供应链平静,高盛引入其专有的电池价格、成本曲线模型、各种组件的供需模型和熊市电池TAM预测。高盛电池价格模型指出,对电池价格在未来十年持续下降的长期共识发出挑战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电池是多个组件的复杂相互作⽤。电池成本由其各个组件的总成本决定,⽽总成本⼜受供应链各环节不同原材料成本和加⼯利润率的驱动。电池供应链从原材料的开采开始,包括锂、镍、钴等;然后,材料加⼯商将原材料转化为电池组件的前体材料;组件制造商进⼀步将前体材料加⼯成不同类型的正极(NCM、LFP等)、负极、隔膜、电解质和集电器,以供电芯制造商组装成电芯;最后,将多个电芯封装以达到所需的能量容量并安装到⻋辆上。除了矿商通常受市场驱动对原材料定价外,供应链上的其他参与者通常采⽤成本加成定价策略(除了电芯制造商,如韩国制造商,迄今为⽌成本转嫁主要针对正极⾦属),仍然在很⼤程度上使最终⽤⼾⾯临成本波动。材料价格上涨挑战未来电池价格的下降趋势。电池需求的快速扩张导致原材料市场趋紧。基于全球动力总成前景和电池的⾦属强度,高盛预计未来10-20年主要材料(锂、镍、钴、锰)的电池需求将继续以22%/15%的复合年增⻓率增⻓。在原材料⽅⾯,高盛预计未来⼏年铜、铝、镍和锂的供应将趋紧,近期俄乌升级对基本⾦属构成进⼀步的供应驱动上行⻛险。到2024-25年,预计锂的供应紧张将缓解,⽽铜市场仍处于短缺状态。高盛对2023年的铜、镍、铝预测分别为12,000 美元/25,000 美元/3,850美元/吨。此外,鉴于俄罗斯占每种⾦属全球供应的5-7%,在近期地缘政治紧张之后,铜、镍和铝很容易受到潜在的俄罗斯供应中断⻛险的影响。对于锂,虽然供应可能在2022-23年仍然受到限制,但我们的美国团队同事预计,当前的需求强劲和良好的利润获取机会将在 2024-25年将增量锂产能推向市场,从⽽缓解供应紧张。在电池组件中,高盛看到负极和镍正极的供应受到更多限制。虽然镍正极供应商已宣布充分扩张以缓解到2025年的供应紧张,但迄今为⽌宣布的负极产能扩张未能满⾜需求增⻓,这意味着在吸引更多投资之前,将保持高边际利润。在中国,LFP从去年9⽉开始超越三元电池成为No.1电池类型;在中国以外,LFP的使用也正在加快,这是因为2022-23年左右的专利到期取消了之前在中国以外的使⽤限制。鉴于LFP的成本优势和OEM的材料多样化激励措施,高盛现在预计LFP的市场份额将上升到2030年,从25%提⾼到2030年的38%。当考虑电池的回收价值,LFP的成本优势将受到较低的回收价值影响,优势可能会缩小。电池回收通过电池的剩余价值使消费者受益,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使供应商受益。随着越来越多的电池退役和回收市场的成熟,预计2025年及以后,电池的回收价值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此外,LFP和NCM电池之间的价格差距将在未来收窄。在回收经济⽅⾯,三元电池回收⽐磷酸铁锂电池更具吸引力,因为:1、更⾼的⾦属含量 - ⼤多数类型的三元电池的锂使⽤量⾼于磷酸铁锂电池;2、有更多有价值的次要⾦属可供回收,三元电池可以回收镍、钴和锂,⽽LFP电池仅回收锂。根据2021年平均⾦属价格,估计回收NCM811电池的收⼊是回收LFP电池的3倍以上。2021年退役 LFP电池的回收率仅处于盈亏平衡⽔平,⽽NCM811回收接近20%的收益。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的动力很⼤程度上取决于锂价格⾛势,其中锂占回收收⼊的50%。尽管许多新的初创企业正在争夺电池制造的市场份额,但高盛认为头部企业在2022-30年保持领先地位的⻛险并不⼤。新进⼊者存在多重障碍,包括现有头部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规模经济,以及垂直整合,这种竞争优势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完全控制,在原材料供应瓶颈⾯前变得更加突出。预计未来⼗年⾮OEM⽀持的初创企业仅占全球供应量的2-3%,并且该行业将保持整合。垂直整合和技术多元化将是电池行业长期赢家的关键决定因素。垂直整合带来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在材料价格上涨未完全传导⾄下游的情况下,会给电池制造商的盈利能力带来下行⻛险。在原材料供应受限的情况下,垂直整合对于电池制造商来说是⼀项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以确保获得材料并⽀持更具弹性的利润率。⼴泛的垂直整合还可以提⾼行业准⼊⻔槛,帮助头部企业巩固市场份额。